煤炭自燃是煤炭開采、儲運過程中的常見現象。它是煤和氧在空氣中氧化引起的自動燃燒現象,是一種自加速氧化放熱反應。煤炭阻燃劑的出現,能夠很好的處理這一現象,首先,氧分子與煤表面活性官能團之間的物理化學反應使煤溫上升緩慢。隨著溫度的升高,煤的氧化反應加快,釋放出大量的反應熱。這些熱量在煤體中積聚,最終導致煤自燃。煤炭自燃不僅威脅著人們的財產安全,而且對環境造成立體污染。
影響儲煤自燃的因素有:水分、通風量、顆粒細度、揮發分、溫度等。煤炭含水量太高,蒸發時會從外界吸收大量的熱量,這些熱量又會被煤炭吸收存儲,再加之煤炭自身顆粒大小所形成的堆放間隙和堆儲場地的通風情況,使得煤堆溫度上升引發自燃。目前,控制煤炭自燃的常用方法主要有:惰性氣體密閉窒息滅火、固化物隔氧滅火、化學煤炭阻燃劑隔氧滅火等滅火手段。綜上所述,不難發現這種方法是通過隔氧來達到防止自燃的目的。雖然可以防止自然發火,但適用性差,控制成本高,預防時間短,效果相對較短。
當阻燃劑作用于煤時,煤表面會形成一層納米級的保護膜,在微觀上阻斷煤與氧的接觸,使煤分子結構中的不飽和官能團和煤的氧化活性惰性化,提高煤的臨界溫度煤在氧化的各個階段,從根本上降低了煤的氧化速度,從而達到防止煤自燃的目的。煤炭阻燃劑還具有明顯的抑塵作用。該材料應用于露天堆場和汽車運輸時,具有雙重作用,既能抑制煤炭自燃,又能有效抑制煤塵飛揚。